“竟然还有人相信南京大屠杀确实发生过,真是令人悲哀。日本军队是世界上最有绅士风度的军队,恪守不烧、不奸、不杀三戒。”
真的说谎话都不带脸红。
我想,任何一个真正的中国人对于这番言论都不能忍,这番话出自新当选的极右翼政党参政党的参议员初鹿野裕树,这是他在社交媒体上发布的一条帖子。
近日,由申奥导演执导的电影《南京照相馆》上映,目前猫眼排行榜第一,评分9.7,影片以真实事件为背景,聚焦历史大事件“南京大屠杀”,除了咱们中国人备受关注外,当年的侵略者自然也有关注,日本也对这部电影进行了简单的报道,其实不看内容我们就可以猜到日本会怎样看待这部电影,毕竟,他们从始至终都一直在掩盖事实和真相,所以,该电影上映后,日本人毫不意外破大防了!
日本媒体简单报道这部电影后,评论区里面,大多数声音都是在质疑南京大屠杀的真实性,可能有人会说,日本人里面总不能连一个好人都没有吧,有网友做了一个非常形象的比喻,我们不想从垃圾桶里面找珍珠。
大家看看这些日本网民都说了什么?
中国方面之所以主张南京大屠杀的遇难者超过30万人,是为了“在数字上与原子弹轰炸广岛后广岛的死亡人数大体相当”,因此“是一种宣传行为”。
看到没,不仅不承认,还认为咱们在碰瓷广岛,是反日宣传。
在评论区里好不容易有一个日本网友贴晒出了日本方面自己的历史材料,表示“日军毫无疑问对虐杀行为负有责任”。
并且引用了编者的话,“只能向中国人民致以最深切的歉意”,并表示作为日本人永远都不能忘记这种态度,这样的评论,立马遭到质疑,其他日本网民在回复中质疑相关材料的真实性。
这就是日本人的态度,他们从来没有承认过,也不愿意直面真相,要不然,那个厕所也不会年年去拜!
日本人的居心叵测可不仅仅是在南京大屠杀这一历史大事件上,他们还很会借题发挥,利用这件事,对我们的文化,我们的历史等进行了攻击。
可能是因为心虚了,日媒那篇关于电影《南京照相馆》的报道和评论已经不见了!但是,互联网是有印记的,删除了稿子,却删除不了他们的丑恶嘴脸。
日本对待南京大屠杀的态度,《南京照相馆》给出了答案。
他们大言不惭地说:
南京大屠杀是不存在的
杀了30万人,这样的事情怎么会发生?
1937年,我们没有在那里实施大屠杀,我们无罪,你们没有证据!
所以,这也就不难理解,为什么日本的老百姓为何是这种态度了,因为日本政府一直在掩盖真相,越是这样,越是说明我们这部电影拍对了,以后还要拍更多。
看过很多抗战题材的影视剧,说实话,我尤为喜欢申奥导演,因为在他的镜头下再也没有良心未泯的日本兵,终于有导演把这一事实呈现在了荧屏上。
日本在简单报道了《南京照相馆》这部电影之后,包括日本右翼政客在内的众多日本人都破大防了,这种激烈反应,恰恰暴露了他们内心深处对历史的恐惧,他们不是无知,他们是单纯的不怀好意。
为什么不敢承认南京大屠杀,他们比谁都清楚,承认的代价是什么,意味他们必须直面日本军国主义的滔天罪行,必须承担战争责任,包括谢罪和赔偿,所以,他们一直以来的策略就是篡改、淡化、否认。
生活在和平年代的我们不用像先辈一样用血肉之躯去抵挡敌人的炮火,但是,我们也在打一场没有硝烟的战争,那就是舆论战,文化战。
看看日本,日本右翼势力从未停止对历史的歪曲,在他们的教科书中,南京大屠杀被轻描淡写为“南京事件”,甚至部分教材还将侵略战争美化为“进入大陆”,将“三光政策”篡改为“治安维护行动”,甚至删除慰安妇、731部队等关键史实,这种系统性篡改最直接的结果就是,日本年轻一代对侵华战争缺乏认知,甚至误以为日本是“受害者”,现在日本年轻人基本都是这样的认知。
日本从来没有反思过,他们只会在国际场合做做样子,然后,继续纵容那些政客年年去拜厕所。
看看日媒的评论区,充斥着各种荒谬言论:
“南京只有20万人,不可能有30万遇难者”“日军物资匮乏,没弹药浪费在屠杀上”“外国媒体没亲眼目睹屠杀”……
这都是舆论战的一部分。
有网友说,这部电影应该在日本上映,会大快人心,我不这么想,因为我们的队伍里有胳膊肘往外拐的人,如果真在日本上映了,他们会把日本夸上天,台词我都替他们想好了,夸赞日本如何包容和大度,所以,那些胳膊肘往外拐的人,你们该醒醒了,跪得太久真的就起不来了!
日本人竟然将南京大屠杀与广岛核爆相提并论,声称中国“碰瓷广岛”,典型的颠倒黑白。
《南京照相馆》的意义,不仅在于揭露历史,更在于唤醒记忆,日本右翼越是攻击这部电影,越证明它击中了他们的痛处——他们害怕真相被世界看见。
这种电影不仅要拍,还要多拍,我们普通人能做的,就是让《南京照相馆》这样的作品被更多人看到,让南京大屠杀的真相,永远不被遗忘。
南京照相馆不是一部为了拿西方奖项的电影,所以,不需要去讨好谁,也不需要以猎奇和血腥的镜头做噱头,你看了可能会难过,会愤怒,会心痛,但是,这绝对是一部值得所有中国人走进电影院去认真看一看的好电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