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片源自《讲不出再见!多哈依旧不相信眼泪》)

热泪盈眶的不止是网友,还有现场球迷。球迷红了眼眶,老榕泪水夺眶而出,就连他所住酒店的服务员也频摘眼镜。

那会的球迷,还哭得出来。哭,是源于热爱,充满希望,心有不甘。

当年的中国队,被誉为史上最强,在1998年世界杯预选赛上杀入十强。但后来惨遭西亚群狼包围,止步于小组第三。至少,那个时候还能战胜沙特、科威特,遇强不弱,偶露峥嵘。

而如今呢?中国男足除了纹身、泡吧和拼酒,什么体能、什么爆发力,什么技战术、团队精神、顽强斗志,全都一边去。自己人不行了,就上归化球员。真是基因问题吗?中国人天生就不适合足球运动吗?为什么同样是亚洲黄种人,个子比我们矮,身子没我们壮,小日子怎么就可以跻身世界强队呢?

现在的球迷,眼泪流干了,只剩下愤怒,怒在看场中国队的比赛,央视竟然不转播,还要花九块九。花钱也就算了,还踢成这样鬼样子。

或许再这样下去,愤怒也会被磨没,只剩下麻木。

要怪这届球员吗?大可不必,换一批也这样,这不是一天两天养成的。

这是最差的一届吗?肯定不是,因为还有下降空间。

前几天侄子来我家小住,我带他凌晨五点半起床去踢球。他对足球的爱好是浸到骨子里的,除了吃饭睡觉学习打游戏,就是踢足球了。他曾经跟我说,要当职业球员,踢进世界杯。

我问他,如果你有一位同学,智力正常,上课听讲,回家写作业,但考试就是班级甚至年级倒数,你说这是啥原因?他说,应该是家长的问题吧。

我说对呀,问题大概率出在家长身上,无论监督还管理,家长应该多反思。这就像中国足球,无论他们踢得多烂,这些球员都是经过挑选和训练后才得以上场的。你想当职业球员,咱抛开技术水平不说,就现在的选拔机制和背后财力,能支撑你走到那一步吗?

这可能这对于一个十几岁的孩子有些残酷,但终究是现实。

中国不是没有足球土壤,只是杂草和蛀虫太多,日常疏于管理,靠天吃饭,能长出什么好庄稼呢?返回搜狐,查看更多